咨询电话:13501208501(马老师),400-007-9000
取消
改革开放的经验与思考——未来中国的发展,“开放”与“封闭”的理性选择
发布时间:2009-03-04 11:35  文章来源:《洞察》第八期   作者:文跃然、施炜   点击:次

 


 

化决定利益,相对封闭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文跃然

中国如何融入国际社会,大家都提到了不开放就不会有发展,国家也是这个看法。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中国的力量到底在哪里?未来发展是靠开放还是靠封闭?当然,这里的封闭是指相对封闭。中国的开放其实没有得到资本,中国从开放得到了什么呢?

我认为,得到了两个东西:第一是民主社会的理念;第二是一些贸易机会。但是中国的开放,以现在的条件而言,是得不到实质性利益的。这就是我07年提出的文化决定论:世界制度体系基本是被欧美国家把持了:首先,他们把持了WTO,也就是贸易框架;第二,他们把持了北约,也就是军事力量;第三,他们把持了美元体系,也就是货币体系;第四,他们把持了民主体系,成为世界价值观念的裁判者。整个制度体系都被欧美国家所把持,那么中国想要以现在的力量融入这个社会,从全球角度来说,最多只是作为一个跟随者,甚至连影响者都不是。因此,我认为中国的力量不在于开放,而是在以13亿人口形成的劳动力和消费力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的体系中了,也就是黄卫伟老师提出的不对称竞争。如果中国将13亿人口这个文章做好,再过三、五十年我们再跟世界体系对接,才应该是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最佳时机。做一个比喻,现在开放的中国就像一个长了两米二个子的巨人,非常庞大,但是在面对世界时又显得非常笨拙,对世界基本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改革开放前期,我们国家是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的,但是改革开放后,每年的经济增长率在10%以上,仅从经济发展、GDP这个角度来说,这个速度是不低的。

资源短缺,中国的前途在开放

施 炜

开放还是封闭的问题,其实本质是一个资源限制的问题。

在中国,石油一半是要进口的,中国需要的铁矿石大部分也要进口,而这些都是中国主要的生产资料。中国看上去地大物博,但资源优势却不在这些方面。中国少数有色金属储量肯定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在城市化、工业化的阶段,如果与外部经济没有交换,就没有办法生存,因为中国缺少的是一些基本的生产资料。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一直坚持要外向融入。这个融入的过程涉及价值交换,也就是说利用比较优势换取外部资源。

期待政府“守业人”角色的理性回归

文跃然

政府的作用到底应该如何评估?过去30年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现在许多政府负责人在谈到收入制度改革时,观念还是20年前的市场导向或者计划导向。过去30年中国政府治理的知识是欠缺的,我们是在“半桶水”这样的知识体系下形成的一个治理团队。其实中国过去经济发展不是靠政府,高速增长的30年靠的是消费能力、劳动力,这些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再进一步,政府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的观点是......

【以上资料均属节选、详文请阅览印刷制品】

自媒体
备案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chnstone.com.cn
Copyright @chnston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