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9000,13501208501(马老师)
取消
怪华为学不会的人,根本就没搞懂问题出在哪
发布时间:2024-03-14 14:38  文章来源: 华夏基石e洞察   作者:施炜   点击:次
演讲 /  施炜,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领衔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根据2023年10月27日第十届华夏基石十月管理高峰论坛施炜博士《数智时代的价值流管理》主题演讲整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大裂变与聚合时代,一切皆需要启迪新思想。2023年10月27日,第十届华夏基石十月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主题《裂变与聚合:硅基文明时代的管理重构》,著名金融学家吴晓求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著名管理学者彭剑锋教授、吴春波教授、黄卫伟教授、孙健敏教授、施炜博士,以及华夏基石首席专家苗兆光、夏惊鸣、张文锋、郭伟等出席了论坛并做了主题演讲,论坛当天800位中国企业家群英荟萃共襄思想盛宴。华夏基石e洞察将陆续推发本届论坛的系列演讲文章,今日推发施炜博士的演讲实录。
 
 
 
各位下午好。每到这个时候,大家就会比较疲劳。而我讲的内容比较枯燥,正好可以让大家休息一会儿。
 
大家老是说我是实战派,今天我就讲一点理论。
 
01
“华为方法”学不会,其实是原理缺失
 
华夏基石是以宣传华为经验著称的,最早发轫于“华为六君子”的《华为基本法》。先来说说如何学习华为。
 
学习华为可分为三个层次或阶段(图1)。
 

 
(图1)学习华为的3个层次或阶段
 
第一个层次或阶段,是学理念。直到今天,仍有很多老师在讲理念。理念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大部分的企业连理念都没有。我备课的时候列举了几个,比如聚焦主航道,资源压强,深淘滩低做堰,自主创新……这些都属于战略方面的理念;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人力资源的优先增长,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等等,这些是属于组织方面的理念。今天的彭剑锋老师就是以一个奋斗者的形象出现的,挺让人感动。
 
国内有些先进的企业,现在已经学到了第二个层次或阶段——学方法。学方法学的是什么?第一类是流程方法。近一两年来,在培训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咨询师都在讲DSTE,即战略从制定到执行,从战略规划SP到业务计划BP,转化为年度预算,再转变为部门绩效、个人绩效,由此展开PDCA循环。这种路径深受国内中小企业的青睐,因为它直接把战略和绩效连在一起了。在流程方法上,有一些高科技企业导入了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有一些To B的企业则偏爱LTC,即从线索到回款的销售流程。第二类是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华为企业BG为很多领域的企业提供数字化方案。第三类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任职资格、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干部管理,等等。
 
到了这一步,问题就产生了。什么问题呢?大量的企业是接不住方法的。理念好办,都是道理,但方法就比较困难。导致企业接不住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老师有问题。比如一些从华为出来的朋友教大家学习华为的体系,所教授的内容太重、太复杂。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学生的问题,他们不太能理解那些方法。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人才基础、人才密度不够的问题。所以,对许多企业来说,华为的IPD也好,ISC、LTC也罢,统统接不住,只能学到一点皮毛,不能真正转化为企业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也是一样的。
 
有问题怎么办?就要实现转化。因为大部分企业现实的管理基础、人才状况都不尽如人意,在短期内要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因而需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学习原理,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是底部逻辑,底部逻辑学会之后才能转化。
 
转化的方向有三个:一是简化。华为等几千亿级的企业,规模大,结构复杂,所以要对华为经验和方法进行简化;二是场景化。要把华为经验和方法与具体情况相结合。To C的企业,比如床垫的生产企业,要上适用于高科技的IPD流程,显然是有问题的。三是在简化和场景化之后最好能形成新的结构。今天我要为大家展示一个研究成果,为大家提供一个新的、容易理解的结构。我希望不管多大规模的企业,都能通过这样一个新的结构来实现数字化创新。它能告诉大家,流程化、数字化应该怎么做,路径在哪里。否则,就会无从下手。
 
02
从战略到执行的中间地带
 

 
(图2)价值流示意
 
这个河是什么?就是企业的价值流(图2)。企业从战略到执行,实现转换的中间地带是价值流。比如,战略就包括了业务组合、业务设计、创新焦点、价值定位,等等,但所有这一切都是要落实到价值创造的活动上去的,要落实到一系列的流程当中。这些活动和流程就叫价值流,也可以称之为价值链。它同时属于运营范畴。从战略设计进入到具体的运营,肯定要以价值链为核心。而到了运营层面,战略和组织、能力就已经融为一体了。所以,运营层面的事情就是企业从战略到执行的中间地带——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中间地带。
 
回到“河的故事”,企业的一项业务就是一条河。很多企业从事单一业务。也可能会有两个业务,那么就是两条河。多条业务就是多条河流,即多个价值链的组合。有很多企业形成了业务团簇,是一团一团的业务。比如亚马逊,它的电子商务是一个团簇,大数据业务是一个团簇,再生能源也是一个团簇——这样就形成了流域,或者说水系,其实也就是一个生态,是价值链的网络。企业创业之始,最基本的考量对象往往就是一条河,以后所有的业务发育都要以这条河为基础。
 
那么,什么是价值链、价值流?就是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的顾客价值创造过程(图3)。简单地说,就是研发活动、采购活动、生产制造活动、物流支付活动、连接渠道活动、连接顾客心理的活动、品牌活动等的组合。
 

 
(图3)价值链/价值流的含义
 
这些活动在时间上是存在关联的,有先后的顺序,有时某些不同的活动还需要并联。各类活动在空间上也有联系——这个活动在什么地方发生?那个活动在什么地方发生?彼此的空间距离是多少?比如配送中心(RDC)的安排,因为需要贴近顾客、敏捷反应,所以物流活动、Markting(市场)活动、Sales(销售)活动、交付活动、服务活动等,就需要在空间上形成一个距离最短的半径和路线,从而形成了空间关联。
 
为什么我们很喜欢用价值流这个概念?它同时也是信息角度、财务角度的增加值的产生过程。如果没有增加值,我们所有的经营都没有意义了。比如,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是5000块,产品卖出去还是5000块,那我们的活动还有什么意义呢?保持这种亏损的状态,就真的成了“大自然的搬运工”了。真正的经营要形成增加值,包括折旧,还要有工资,要有利润。这是从财务角度来衡量的。对经营管理者来说,这条流要越来越大,水量要越来越丰盈。
 
03
理解价值流,就理解了标准的管理学
 
图4是企业战略设计和运营体系的对照图:
 


(图4) 价值链/价值流在企业战略框架和运行体系中的位置
 
首先来看战略设计。目前,战略设计已经做得很规范了。首先要有使命、愿景,有战略意图。其次是业务领域分析、机会洞察和业务选择。是选择单一业务,还是两项及多项业务?初创企业需要解决这一问题;面临第二、第三曲线的企业也需要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华为要不要造车?就是这个层面的战略设计。把每一个业务设计出来,车是车的业务,手机是手机的业务。再次,每一项业务怎么做呢?要设计商业模式,还要谋划竞争优势。第四,在商业模式设计的基础上,要确定价值主张,以及以价值主张为前提的价值创造过程。于是就出现了价值链。最后,是资源模式。即价值链创造价值所需要的人力、财力、技术、数据等等资源以及组织能力的支撑。
 
在战略设计想清楚之后,需通过企业具体的运行体系来实现。
运行体系包括四类活动,也就是上图中的右半部分。这是我在《管理架构师》一书中所创建的结构。
 
其中牵引性的活动是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包括了顶层设计。它的下面是增值性活动,即运营管理。再往下还有要素性活动、支持性活动,显然它们属于专业的职能管理、平台管理范畴,包括财务、IT、HR,同时也是能力管理。
 
到了支持性活动层面,就进入了组织层面。一旦涉及人,涉及组织资本,涉及与公司平台、基础架构有关的元素,它们通常都称为组织资源。到现在为止,我所提出的内容都没有什么创新,大家甚至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标准的管理学。
 
04
价值流的三叠态
 

 
(图5) 价值流的三叠态
 
价值流有三种形态,我们过去只研究了一种或者两种,现在则要研究第三种。这是我的创新。
 
三叠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三重叠加,从三个方面、三个角度、三个维度诠释同一个事物。也就是说,同一个事物,有三种形态:既是……,又是……,还是……(图5)。
 
第一是物质态。也可以称作物理态。是可感知的客观世界。我们走进企业的研发大楼,里面的人来来往往,有人绘图,有人在做实验……都是可感知的物质态。
 
第二是信息态。受“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概念的影响,在我看来,任何一个物质态都对应着一个信息态。前面,大家看到了一条河的图形,它就是信息态的。河有很多参数,比如河床有多高,水量有多大,水速有多快……这也就是数字态。信息态非常丰富,它是可呈现的数字世界。过去,在IT技术发展之前,信息态已经存在,但是它不可呈现。现在,它可以充分、细致、准确、动态地展现出来。
 
第三是理念态。这条河背后有创造者的逻辑,这是人们可感知的创造者的认知世界,或者说意识空间。
 
无论研究价值流的大河、长河全貌,还是研究价值链的某一段,比如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也要从三叠态的角度出发。
 
05
价值链的物质态
 
首先,我们来研究价值流的物质态(图6)。
 

 
(图6) 价值流的物质态
 
在物质态维度,我也有一些创新,提出策略、流程、能力三位一体。我们看一条河的横截面,首先是水流,就是顾客价值。只不过,一开始流的是顾客价值的初级形态,慢慢变成了顾客价值的终级形态,最后交付给顾客的,是一个能满足有效需求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就是顾客价值形态。在经营管理者实践中,价值创造的前提是价值定位。也就是说,通过战略来确定顾客的价值是什么,顾客价值主张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方式把价值创造出来。衡量河水的指标主要有:(1)水量。即价值的规模;(2)水质。价值的性质和品质。(3)水态。价值的载体和具体的产品服务形态。(4)水速。价值生成的速度,价值交付给顾客的速度。
 
第二是河床。承托河水的是河床,承托价值流的是流程。河床的走向决定了河水的流向。河床具有一定的平台性和抽象性。在同一个河床上可以流不同的水:既可以是清水,也可以是雨后的浊水。河床能适应不同的产品和品种,它决定了价值流的宽度(产品和服务的范围),即平台化程度。河床的坡度是流程的驱动力。中国的水系大部分是自西向东流的,极少有从东向西的河流。河床会分段,一段一段形态不同;显然这是流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环节。
 
第三是河基,即承托了河床的岩石层。我们过去研究管理和流程的时候,往往不涉及河基,不涉及能力。这里之所以将战略、流程、能力三位一体考虑,是一些做流程咨询的朋友给我的启发。他们都说做得很辛苦,把嗓子都喊哑了,觉得自己讲得很清楚,但对方就是听不懂。网络上曾经有一个小视频,讲一个小姑娘背乘法口诀,一背到“三五一十五”就卡壳。很多企业也是这样,具体化流程走不下去,因为团队的素质跟不上,这是能力的问题。
 
华为是奇特的花朵,从一开始就关注能力。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企业基本上没有真正关注过能力,这是挺有意思的现象。作为河基,河床下面的岩石有不同的材质:是花岗岩还是石灰岩?这是属性,是各种能力要素的性质;其密度,是能力的质量;其体量,是能力的规模;其结构,即组织机制,包括组织架构、责权利安排等,属于组织资本。这里,顺便说一下,我们一谈到能力,主要的能力要素是指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
 

 
(图7) 价值流物质态三要素关系
 
价值流物质态三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图7)。即战略活动化、活动流程化、流程能力化。这是我在《管理架构师》一书中所提出的思想。战略决定流程,流程又可能影响战略。例如,企业的研发流程环节很周全、范围很广阔、效果很显著,企业就可以多出研发成果,多出好产品。当然,从决定论的角度,应该是战略决定流程,而不是反过来的流程决定战略。
 
就战略和能力关系而言,战略牵引能力,能力发展以战略为前提;同时战略本身要受到能力的制约,不能越出能力边界,两者需要动态匹配。此外,流程会对能力提出要求:欲完成流程,相关的责任主体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换个角度看,这是能力对流程的支持。
 

 
(图8)价值链物质态三要素的内部构成
 
上图展示的是价值流物质态三要素的内部构成。这就进入操作层面了。无论是长价值链,还是短价值链,从战略的角度看,包含五个元素:(1)战略主题。即战略的定义。是研发战略,还是供应链战略,还是整体的顾客价值战略?(2)战略框架。即战略的结构,由若干战略元素组成的整体性框架。(3)关键因素。即战略结构下的关键致胜、驱动因素。就是我经常讲的赢的逻辑,即哪些因素让战略得以实现。(4)战略分解。即战略的具体化。(5)战略对标。与主要竞争对手或学习标杆、追赶对象进行对标。
 
从流程的内部元素看,包括流程的目的/成果/意义,流程的内部结构,流程的细分和操作指南;以及多流程并联中的交集(涉及议事规则),流程分工后的衔接。
 
从能力的角度看,有分工结构和组织架构,责权利机制,主体能力标准和评估,职位(角色)与人的匹配,以及能力开发建设等元素。其中,现在的人和团队怎么样?素质如何?所体现的就是主体能力。此外,职位和人的匹配怎么样?匹配得好,组织能力就很强。这就好比一个剧团,演员和角色高度匹配,就能使剧目更加精彩。这就是能力。最后是能力开发建设的问题,涉及训练、师徒制、组织学习等。上面这些元素,与其说是能力的组成部分,倒不如说是能力管理的模块。
 
06
价值流的信息态
 

 
(图9) 信息态三要素的内部构成
 
价值流的信息态包含三个要素:(1)系统。这里的系统特指信息系统,这比较符合我们一般的企业认知。企业有没有系统?上的什么系统?就是这个意思。有些企业叫IT技术架构,就是软硬件的集成。软件是嵌在硬件中的,用来实现某种系统功能。此外,系统除了软件还包括硬件,如服务器、网线等等。最近看了一本书,作者叫宁振波,书名是《智能制造的本质》,上面列出的系统有数十种,比较简单的有ERP、PLM、MES、WMS,等等。(2)数据。一部分数据来自系统,没有系统肯定没有基本的数据。但是数据并不仅仅来自系统,还有其他来源,比如打包了各种各样数据的大数据包。它们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数据项下有数据的定义和内容,数据的标准、格式以及数据的来源,它怎么生成,怎么处理?等等。(3)智能。对数据的运用就是智能。大家不要认为智能就是ChatGPT,它只是智能的一种处理方法。处理数据有很多系统和方法。更多的是目前ChatGPT不能做将来或许能做的,比如以数据为基础的数据的预测和推断等。
 
智能是对数据的应用,首先是呈现,通过数据把一个事物呈现出来。第二是监测,包括阀值、域值等。第三,通过数据进行任务匹配、生产排队以及自动连接(比如两个机器的自主连接)。第四是将数据作为分析、决策的依据。第五,是汇集数据提供共享的数据服务。第六,是经营数据资产,明确其定义、形态,保护其权利,争取获得收益;等等。第七,是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数据的获取和整合,进行推理和预测。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课题,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就不再解释了。
 
07
价值流的理念态
 

 
(图10) 理念态三要素
 
价值流的理念态也有三个要素(图10)。一是价值流的意义。即价值流这条“河”将会流往何处?它有什么作用、诉求、目的和价值?二是价值流的原则。这条河流在流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些基本理念,就是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组织规则。三是逻辑。河在流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些背后的逻辑,就是系统背后的机理、结构、算法和战略思维。
 
为了便于理解,我专门引用了一首歌,歌唱中国最伟大的河流之一长江。《长江之歌》的歌词里,就包含了长江的逻辑和意义:“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就是逻辑。没有说你从东海走来,你向雪山奔去。这是它地理上的逻辑。“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这是时间的逻辑。它不会说你从今天走来,向远古奔去。那么,长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08
价值流认知的发端
 
我最早对价值流的理解,来自丰田的生产方式(图11)。
 

 
(图11) 丰田生产制造“一条流”
 
在丰田的这条河流上,不停地输出各种颜色、各种规格型号的汽车。它有一条主制造流、两条支流,也就是发动机流和车门流。而且有很多供应链的流与之配套。它的水流到哪儿去呢?流到经销商的渠道去。二次大战后,丰田曾经非常困难。只有等经销商确定订单后才敢排产。交付周期越短,订单就越准确。由此,丰田确定了3天交付的“T+3”模式。完成这样的任务显然非常困难,但丰田由此形成了多批次、少批量、快节奏的规模化定制模式。
 
这条河流上,既有丰田的价值链、渠道的价值链、顾客的价值链,还有供应商的价值链。
 
09
价值流的宏观观照
 
宏观观照,就是要观照河的全貌。而所谓河的全貌,就是业务的商业模式。
 
一条河,是价值链商业模式;中间一个湖,两段河,是顾客流量商业模式;一个大湖,有无穷的支流,是平台商业模式。
 

 
(图12)制造企业价值链模式
 
比如,一个制造性企业的价值流(图12),要从需求分析、产品运营(包括产品企划、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开发、集成供应,到渠道、推广、客户资源管理,再到售后服务……。这条流需满足个性化要求,需敏捷反应;要能创造出差异化的客户价值,并具有运营效率。由此,它的物质态应有什么特点?信息态应有什么特点?理念态应有什么特点?图12作了说明。有了这样的蓝图,我们的战略和运营就结合起来了,就打通了——我个人认为,这可能是比BLM更好的打通方式。因为BLM里面没有运营,只有关键任务。华为等企业在将SP(战略规划)转换为BP(年度经营计划)时,用了平衡记分卡,这样就把运营包括进来了。
 
10
价值流分段设计
 
最后,我们再介绍一下价值流的分段设计(图13)。
 

 
(图13) 需求管理
 
价值流或价值链的分段,即总价值链中的分段流程——可以是一级流程下面的二级子流程,也可以是二级子流程下面的三级子流程。这里我们选取了一级流程IPD(集成产品开发)下面的子流程——需求管理。
 
子流程同样要分为三种形态。需求管理的物质态有什么内容?数据态有什么内容?理念态有什么内容?上图已经给出了框架性的答案。
 
价值流三叠态模型,最大的创新意义,一是将价值流从物质态拓展至信息态(数据态)。这样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完全和运营贴合在一起了,数字化有了方向和操作路线。二是将价值流拓展至理念态(意识态)。这样,无论是理念态还是其数字孪生态,都有了背后的意义、目的以及价值观、思维方式的依据和牵引,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企业风险,为企业走向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和长久基石。
 
谢谢各位!
 
(编辑/整理 李泽慧)
自媒体
备案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chnstone.com.cn
Copyright @chnston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