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9000,13501208501(马老师)
取消
2024,少预测未来,多望向窗外
发布时间:2024-03-27 15:44  文章来源: 华夏基石e洞察   作者:苗兆光   点击:次
文 / 苗兆光,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副总裁,华夏基石大师塾训战导师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根据华夏基石e洞察“百家管理讲谈”2024跨年直播苗兆光博士《转轨与升维——2024年企业新活法》主题分享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各位朋友晚上好。
 
很高兴在新年的钟声越来越近的时候,跟大家分享对未来一年和未来经营周期的一些看法。本来忙碌了一年,打了一年仗,应该借这个时间好好休息和调整一下,结果大家来到直播室捧场,非常感谢。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转轨与升维”。
 
所谓转轨,要讲的是,环境可能真的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跟我们过去看的、想的、习惯的,已经很不一样了。因此有些做法需要我们去做调整。
 
所谓升维,所指的是,过去有些做法在当时的场景下是有效的,现在我们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去反思这些做法,进一步去升级维度。
 
01
“不确定”的本质:过去的发展逻辑失效,
未来的方向看不到边界
 
首先给大家引用一段话。这段话是2016年任正非老先生跟华为Fellow的座谈纪要。所谓Fellow就是华为的高级人才,合伙人级别的。他讲:
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方向;
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思想;
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理论;
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战略。
 
怎么理解这段话?环境发生变化了,它是事实,但是大家看到同一种事实,得出的假设和结论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两个人去非洲,看到那里的人都没有穿鞋。没有穿鞋子,是个事实,但是一个人认为,这些人都没有穿鞋,我就可以卖给他们鞋子;另一个人得出的假设是,这些人都不穿鞋,我就没法卖给他们鞋子。
 
如果你是认为他们都没有鞋,他们是需要穿鞋的,你的方向就是怎么去研发他们需要的鞋,怎么去组织资源给他们做鞋,给他们购买鞋的理由,然后去规划怎么向他们销售。
 
可见,对同一个事实做什么样的假设,其中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未来的态度。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环境变化是不可改变的,重要的是如何展开行动。人生短暂,没有谁能对你承担责任,你也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无论什么样的逆境,你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进化自己。
 
现在有人对环境的假设是,很低迷,很逆境,但实际上环境变了你不可抗,你只有做点什么,不辜负你自己,做点什么,不辜负你的企业。6500万年前的恐龙面对环境的变化,气候的变化,怎么来对待自己?不进化,唯有死路一条。
 
过去几年,尤其在2020年到2023年这期间,环境的特征是什么?大家讨论最多的是“不确定”,这是一个管理学界的高频词汇。过去几年我们对“不确定”的体感也非常丰富:
 
首先表现为疫情带来的经营不连续。尤其在2020年到2022年之间,经营不断地被打断,刚要举行的活动突然之间就喊停了,刚刚开的店就没法经营了。
 
其次,在大的环境里面,中美关系也带来“不确定”。两个超级大国的竞争和对抗,带来的不确定很多,有一个高频词——“脱钩”。技术上,以前需要从西方获得他们的技术,获得他们的市场。技术上我们被封锁,市场端被限制,供应链在转移,不仅如此,供应链在被有秩序的引导转移。本来供应链的转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当一个洼地的资源优势丧失的时候,自然会往别的洼地去转移。但现在不仅仅有自然的转移,还有主动的转移,尤其西方的政治在引导它去转移。
 
关键是,这个趋势和倾向是明确的,但是它的程度不确定。我们判断不了市场脱钩脱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我们的产业。现在还有出口,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条路会堵住。
 
再次,全球一体化到全球大撕裂的趋势。近20年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使我们的企业获益,我们的国家也获益,但是这几年的趋势好像在撕裂,分成几个板块,供应链不仅仅往东南亚转移,美国还要就近转移,还要离开亚洲,往南美去转移。这些也是不确定。
 
还有,社会环境在变化。以前我们是国际规则的顺应者,现在中国大国崛起,我们希望在其中保持主动的地位。这些地位变化带来的摩擦能达到什么程度,对经营的环境影响到什么程度,都是我们难以估量的。所以我们过去的发展逻辑失效了,过去习以为常的、理所当然的东西,现在不灵了。
 
02
不确定环境下的三个策略选择
 
未来的大致方向我们能看得出来,但是未来的方向看不到边界。这些不确定,让我们的经营没有了边界感。我们不知道经营做多大,投入多少,“不确定”下企业的策略选择是什么?我们一直建议企业的经营策略应该聚焦于三个方面。
 
第一,保守。
 
早期我们提出保守的时候,很多朋友觉得“保守”这个词是个贬义词。尤其在中国文化语境下,保守是一个贬义词,不是一个积极的词,但是我们知道,“保守”确确实实是过去几年里企业所遵循的。凡是遵循了保守原则的企业,起码现在还在,还有机会往前走。
 
什么叫保守?保守就是保存你的核心。当你的经营没办法扩张,要收缩的时候,你的核心要留住。在激进的情况下,你是扩张的,不断去往新的领域前进,但是在保守的指导思想下,当草原非常茂盛的时候,大家都有吃的,羊有草,很肥,狼也有吃的,因为有羊,这个时候你去扩张,去占自己的地盘是对的,当地不肥,草原没草了,没羊了,你还去攻击别人,稍不留神你就被攻击了。
 
所以要保守你的核心客户,保守你的核心资源,这个时候你进一步扩张了,核心能力可能就不富余了。这个时候你要守住东山再起的资源,在未来扩张的时候能够获得的资源,那些边边角角,你可以放弃,但是在核心资源上你要守住。
 
你还要保存核心价值。所谓核心价值是什么?做生意的时候,你有一些坚持的做法,比如,坚持品质;善待客户,因为客户给了你钱,你一定要善待他们,再困难也要信守承诺。经营不善的时候,企业的核心价值最容易化解。你自己都活不下去了,欠客户一笔钱能赖掉,你会不会赖?这个时候对企业来讲,要为未来留下机会,就要保存你的核心价值。未来想要做到行业前三,你必须保存核心客户,保存核心资源,保存核心价值,你的经营的前提就是要稳健经营。
 
所以,我们把现金流、利润看得重,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只有利润、现金流能够保得住的时候,才能够守住核心客户,核心资源,核心价值。
 
第二,观察。
 
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的策略选择是观察。虽然经营上保守了,但要对环境保持敏感。我们要去观察行业当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保守不等于躺平,保守也应该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现在很多年轻人发现竞争特别激烈,然后就躺平了,把自己在大城市的房子卖掉,回到老家去躺平了。这种躺平是保守的,但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跟随刘邦打完天下的张良,躺平了,挂冠而去,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同样都是离开了竞争的环境,回到自己的小家。张良回家了,度过了自己的一生;韩信没有回家,他的结果众所周知。所以张良的躺平是积极的。
 
我们判断一个保守的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关键是你怎么看行业,你怎么看环境?企业保守的时候,保持对环境的观察,保持敏感,等待时机。为什么要保持观察?没有变化,你是没有机会的,没有变化,所有的客户都是有主的,所有的空间都是被别人占领的,只有变化的时候,空间才会被打开,缝隙才会被撕开,机会其实在变化当中。
 
所以,即便是在保守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对环境保持一种观察。
 
第三,低调。
 
为什么要低调?现在的环境,是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环境,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都非常复杂。一个饭桌上的同学聚会,因为不同的价值观能殴起来。各种环境敏感而脆弱。
 
一个企业在不同的经营环境下,这个时候说过的话,谈过的事,到了另一个时期可能就是不对的。所以企业家保持低调是合理的。某某网红最近被热炒,大家都去分析,其实你仔细分析,它没有多大的事,实际上是个管理上难以解决的难题,这个企业做的还是相当不错,包括后面的处理,都是高水平的处理方式。
 
关键在于,一旦一个企业过于高调,你的安全边界容易受到冲击。
 
03
不确定环境下的经营困局
 
以上三种策略,无论怎么选择,其实过去几年企业还是面临着一些经营困境。尤其在2023年,经营者也好,管理者也好,企业家也好,遭遇空前的挫败感。用了巨大的力量带来的绩效,跟过去已经不成正比了,得不到回报。大量的行业,大量的企业遭遇下行,这是过去40年我们没有遇到的。
 
按照以往逻辑前行的企业,被迎头痛击。尤其经常被我们膜拜,当成标杆来学习的,当成参照系来学习的企业,受到毫无逻辑的痛击,受到挫败。
 
有对经营形势判断失误的,有对环境判断失误的,现在最郁闷的,讨论最多的,是消费信心不足,储蓄存款每个月都在增加,显示消费者对投资和消费不足,开始去把它存起来。企业经营者的挫败感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信心不足,对未来的经营缺乏力量,缺乏控制感了;另一个方面觉得不值得,以前投入现在的精力,早就业绩辉煌了,赚得盆满钵满了,而现在,殚精竭虑带来的业绩跟过去不成正比。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表现得谨慎,而这种谨慎被认为是信心不足。
 
我认为,信心是个心理感受,真正的问题是企业不行动,怎么能让他行动?这是本质。我们把这些变量,这些经营的困局,过去都归因于环境不确定。现在要反思的问题是,基于开篇引用的任老先生的那段话,我们对过去几年的这种认识,是不是正确的假设?那只是我们的判断,我们的心理感受。
 
我们要检讨这种假设是不是对的,需要问几个问题:
 
第一,到底是不确定,还是我们内心不接受?

 
环境变了,你原来看的机会形态真的没有了,如果低增长变成常态,这是不是一种现实?我最近在研究日韩,过去31年日本每年的增长率平均0.9%。当我们看到现状,只是你心里不接受,所以说是不确定,你是否还等着高增长回来?
 
第二,到底是不确定,还是你不理解?
 
这些变量、这些事实发生变化的时候,是不是你没想明白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你不理解?
 
第三,到底是不确定,还是我们过去的理论过时了?
 
你用过去的理论来思考现在这个世界,用来应对这种环境的变化,理论在这失灵了,这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疫情三年的不确定,有一个很大的变量是疫情。2023年如果这些变量仍然还在的话,我们是不是得检讨我们自己?是不是我们的假设,我们对环境的认识出了问题?
 
德鲁克说:我从不预测未来,我只是望向窗外,看看已经发生的未来。
 
所以,我们在讨论明年怎么干,下一个经营周期怎么干的时候,不是靠预测未来,而是要去想:哪些事情发生了,我怎么去理解它?我理解它,然后采取行动。实质就是:我要对变化产生行动。
 
04
2023年的观察和正在发生的最大现实
 
(一)2023年几个变量的状态
 
我认为2023年是观察的一年,我们要在一个正常的经营环境下,去识别以下变量。
 
首先,脱钩,其实是有边界的脱钩,是为了管控竞争、去风险。
 
现在看起来脱钩是不可避免的,现在西方也在竞争,我们也在竞争,无论哪种力量,其实都是在管控边界。它不是无尽的脱钩。
 
我今年也去了欧洲,韩国,从外部来看,我发现脱钩真的不是谁想脱就脱。欧洲这些国家,底层的老百姓也很穷,生活过得也很拮据。这么多年中国制造带来的低成本产品,带来的对世界消费的促进,是不可替代的。没办法替代,你怎么脱钩?
 
脱钩应该是在环境当中的,是有边界的,它不是一切都脱钩。比如高技术领域里面,产品再牛,它对人的生活影响没那么大。影响大的还是吃穿用度。你用个手机,5G的还是4G的,差别没那么大。
 
第二,过剩,成为必须正视的现实。
 
现在大量的产能过剩,是在供应端的过剩,我们必须得面对这个现实,是企业的产能不饱和带来的问题。
 
第三,新技术不会是颠覆的,有足够的学习时间。
 
克里斯坦森写的《创新者的窘境》,里面有一个特别牛的词:颠覆性创新,令人充满危机感,你总会被别人颠覆。过去几年的体感我们也感到了这一点,尤其互联网确实冲击了行业,滴滴冲击出租行业,媒体行业被冲击被颠覆。
 
克里斯坦森的理论大行其道,但是最近我看了马特·里德利的书《创新的起源》。他把几百年来人类的创新捋了一遍,发现绝大多数的创新并不是颠覆的,而是渐进的。比如,灯泡的发明,不是一夜之间有个人发明了灯泡,不是原来用蜡烛,第二天就有了灯泡。先有一个人发明灯泡,就亮了5分钟,后面有人再改善,材料不行迭代材料,真空技术不行,制造技术不行,不断迭代,有人把它延长到1个小时,有人延长到5个小时,直至延长到几十个小时,由此逐渐有了商业价值。其实人类的创新是连续性的,不是一下子就颠覆掉的。只要我们保持学习能力,只要企业保持学习能力,不去抵制新生的东西,总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这种变化。
 
我们不要夸大了这种创新。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现在的智能化、数字化,其实对生产力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它也不会让企业无路可走,只要我们对它保持敏感,保持学习。
 
第四,新业态的缺陷正在显现。
 
我们现在确实看到了一些企业难过,尤其是制造企业,难过在哪里?在于被流通领域的盘剥太大。尤其做To B的,越来越被垄断。你没有议价能力,你的钱被下游掠夺走了;你做消费领域,又被几大平台掠夺。
 
最近拼多多等等,因为超过阿里的市值开始愈加火爆。但是每一条拼多多的视频下,都有一堆人在骂,供应链被盘剥,制造领域内卷严重。包括现在兴起的直播,都是把这些搞企业的、搞制造的产品赤裸裸地摆在一起,被一厘一厘的看。为什么制造领域、研发领域没有能力跟流通领域去议价,去争论,其实它是由另一个现实所带来的——产能过剩了,你的竞争对手太多了,你跟下游没有议价能力了,明知道只能赚一分钱,你干不干?你不干,有人干,有人明知道在赔钱还要干,反正固定资产是收不回来的。
 
我认为,本质上现在流通业态是对上游的恶性掠夺,其实是供给过剩的背景带来的这种恶果。实际上,流通领域正在发生变革,流通领域一定会重新发生变革。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实体店开始在区域上崛起,至少有这种征兆,这都是制造业在还击的一个方式。
 
(二)正在发生的最大现实:大建设周期结束,稳定发展期到来
 
基于这种观察,未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现在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企业面临的最大现实是什么?那么多因素,那么多变量,真正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所谓的大建设周期结束了,国家进入了稳定发展期。
 
什么叫大建设周期?改革开放开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个巨大的势能差。西方的科技水平,市场消费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就像青藏高原那么高,而我们在华北平原,这个视差是巨大的。改革开放的时候,各种的知识,各种的资金、技术,都向我们涌过来了。我们有一个洼地效应,产生了大量的机会。我们从0~1,从无到有,这种需求是巨大的,所带来的生产力的释放是巨大的。
 
比如,住房,我们小时候的住房非常简陋;我们从连自行车都不敢奢求,到家家甚至人人都有汽车;从县医院都没有多少化验项目,到现在社区医院已经配置得非常丰富。大建设周期带来的产能释放是巨大的。这种机会是系统性机会,在这种背景下,有明确的参照系,你要进入一个新领域,先去看美国有没有,发达国家有没有,如果人家有,我们就可以做,然后我们直接比着来,人家人均消费多少,我们按照这个来规划我们的市场。
 
大建设周期里,你比葫芦画瓢,就发展起来。现在进入稳定发展期,我们在消费上,在基础建设上,在技术上,都接近了前沿。原来的产能是按照规模性消费发生的情况来建的,现在不是规模性销售了,原来在大规模建设下你准备的产能供大于求,现在就成为结构性的问题了,它是一种现实。
 
(三)新经营周期下环境的结构性特征
 
原来的是系统性机会,是规模化的机会,现在这种系统性机会没有了。从宏观上看,甚至看不到机会。在这个环境下,我们面临的最大现实,有一些结构性特征,发生的都是结构性的机会。这个结构性的机会是什么?
 
大建设周期进入连续发展周期,世界市场的黄金时代不在了,我们过去20年经历过世界的黄金市场。什么叫黄金市场?2000年我们加入WTO,这个时候世界对我们把门彻底打开了,加上中国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大的人口体量,这么丰富的资源,一下子给全球带来了福祉,成本做得这么低廉,而且供应链这么有效率,所以这是世界市场的黄金时代。现在黄金时代结束了,开始对我们有限制,有设防,这些都是问题。
 
那么,总体性机会没有,结构性机会是什么?
 
第一,人口新周期,老龄化。我在准备课件的时候找了几个数字:1965年,中国人口出生统计数字是2700多万,1965年这一批人马上就60岁了;2022年出生数据是956万。这是老龄化的进程显现。在老龄化的结构上,能催生什么样的机会?
 
第二,人口新特征,富裕一代。1980后之前出生的,还经历过幼年时期的贫穷。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们,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富裕。这不仅仅影响需求结构,它影响的可能还是供给结构。所谓供应链上,所谓对企业的激励方式上,可能都变得不同了。穷的时候,钱的激励是有效的,富裕的时候就变得没那么有效了。
 
第三,技术进入新周期。数字化、智能化,虽然不是颠覆性的,但是它能极大地提高生产率。生产能力的提高,在市场创新上是一个关键的突破口。
 
第四,复杂的中国市场结构。原来中国市场都是规模化销售,出现一个需求都是成规模的。未来的需求,它可能是结构上的,因为中国的市场结构复杂:再低,还有比拼多多更低的市场;再高,还有比太古里更高的市场。
 
(四)企业经营基础的新假设
 
未来的这些机会,从系统性机会、规模化机会,可能转化为结构性的机会,这就是变化。那么,企业经营基础的新假设是什么?起码有三条假设是我们必须正视的。
 
第一,系统性增长停滞。
 
规模性、标准化的机会减少了,从宏观上看不到机会了。以前大家发现机会都是从宏观上往下看,看增长,看国家在哪儿去投资。这种系统性机会我们是看不到了,这是一个常态,现在要从宏观经济看出来机会,很难。
 
第二,生产过剩,需求不足。

 
短期内一定是生产过剩,需求不足。这是要持续一段时间的现状。毕竟那么多产能已经建立起来了,而需求已经达到了一定状态。所以我们看到消耗性质的掀桌式的竞争,没有胜算的竞争,难以避免,就是“内卷”。所谓的内卷是什么?就是消耗性的,你消耗我,消耗我,整体价值并没有增加。这种恶性竞争,很多行业在短期内很难避免,它是由过去的经营逻辑造成的,很多措施你明知不妥,也没有办法,还得去干。
 
疫情期间的一些行业,大家都知道,疫情管控很可能就要结束,但是谁也不踩刹车,大规模产能就在扩。现在的新能源,产能是要过剩,但是谁也不轻易踩刹车。就像金庸小说里,两个拼内功的人,谁先收手谁完蛋,都不收手都完蛋。这种竞争我们称之为内卷。大部分的企业还要有在这里面生存的能力,如果这个时候死掉了,你就没有机会。
 
第三,结构性机会成为主流。
 
所谓结构性机会,就是刚才分析的老龄化、年轻化、技术更新、市场多元化结构能够带来的机会。这种机会可能不是规模性的,但是将成为企业抢夺机会的重点。潜在的需要、结构性的机会,不像过去有明确的参照系,有显而易见的可能。不是大家轻易从宏观就能看到的机会。这种结构性的机会需要企业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这其中的变化是巨大的。
 
我用一个案例来说明这种变化。一位日本管理学家分析了当年日本历史上丰臣秀吉的兴衰。当年丰臣秀吉为什么能够崛起?因为他的前任织田信长被人暗杀了,日本陷入了一片混乱,丰臣秀吉就迅速在空档内崛起了。其崛起因素是什么?第一,织田信长死了,给他带来了机会。如果没机会,也没他什么事儿,这是爆发性机会,巨大的机会。第二,他提出了一个被别人接受的口号——为织田信长报仇,所以迅速把织田信长的信徒、下属给统一起来了。第三,有明确的机制。他的机制活到什么程度?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丰臣秀吉打下一个城市,给下属论功行赏,分给其中一个下属10万石粮食,结果第二天他听说下属把10万石粮食绝大多数都分下去了,自己留了一点点。丰臣秀吉就问,哥们,你咋回事,我给那些粮食你都分了,自己不留,那你图啥?下属说,我之所以分了,是因为分完了,我的这帮兄弟的积极性就更高,明年就会打下更多的地盘,你分我的更多,我还是更合算。
 
基于这三点,尤其是丰臣秀吉设立的良好机制,激发出来的战斗欲望特别强,所以他就崛起了,迅速把日本给统一了。但是日本战国三雄里,最有个性的丰臣秀吉很快就瓦解了。主要的原因是,他把日本统一以后就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些将领发现过去抢的东西,得到的封赏都分了,然后再想去打,地盘没了,这些人就很焦躁,他的机制就遇到了障碍——在扩张的时候扩张不动了。这时候就有谋士给丰臣秀吉建议,改变你的体制,把对外扩张改成对内治理,转移到经济上来,转移到富国强民上来。
 
此时丰臣秀吉遇到的难题是什么?如果转移到经济上来,过去那帮兄弟还行不行?然后我的机制面临复杂的现状,原来的机制是显而易见的,抢多少分多少,留够中央的,全是地方的;现在搞经济,原来的机制能不能平滑转过来,人的结构能不能调整过来?丰臣秀吉发现,做到这一点很难,于是继续向外扩张,有了向朝鲜、中国的扩张,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后来就走上了不归路,失败了。
 
我一直觉得这个案例跟现在中国企业面临的局面太像了。我们企业必须更新原有的事业理论。过去的事业理论是扩张型的,是所谓的革命的逻辑,是发现机会扩张,发现新大陆,征伐掠夺,大规模地去做,丛林法则,强者生存。反正那些地盘都在那搁着,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我比别人强,我就能赢。那个时候的事业理论有相对确定的机会,谁整合资源的能力高,动员资源的能力强,谁就能获胜。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在这种逻辑下,其实企业的底线也放得很低,犯个错,有点诚信问题,有点质量问题,似乎都不是致命的事儿。这是在过去的逻辑上。现在再看,扩张的地盘没有了,显而易见的机会没有了,这个时候我们的事业理论企业需要更新,就像丰臣秀吉需要更新他的事业理论一样,需要的是基于品质的求存的事业理论,即由革命的逻辑转向治国安邦的逻辑。
 
05
企业事业理论的6个更新
 
我们的战略逻辑,要从扩张变成扎根,我要建立在我的地盘上,把根扎得深,是“治国安邦”的逻辑,在企业增长的内涵方面更为丰富。
 
以前的增长是规模扩张,现在规模不扩张,利润增加了;人员不扩张,人均产值增加了;客户收入不增加,附加值增加了,这叫不叫增长?增长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自然法则,适者生存,关键看谁恰如其分地服务好了当下的客户,有更平衡的事业理论。企业的事业理论不像原来那么简单,不仅仅追求赢,可能会有更丰富的更和谐的环境,更丰富的目标,更照顾多元化主体的利益,这可能是核心。
 
我仍然想说,这个过程很难。在过去一年,我们也在企业里面去刷新,有大企业,几百亿体量的,也有几十亿体量的,也有几个亿体量的。我们希望企业能够面对环境的变化,去刷新自己的事业理论,但是过程特别难。
 
德鲁克讲过:每个事业理论都会过时。面对事业理论的过时,企业的第一反应几乎总是防御性的,倾向于把头埋进沙子,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实在过不去时,接下来的反应是修修补补。鸵鸟和修补从来都是无济于事。不及时对事业理论进行刷新,面对因环境变化创造出的机会,企业总是没有能力做出建设性的反应,最终势必会各种事件压垮。
 
事业理论总会过时,过时的时候,企业第一反应都是防御性的,它不会轻易地调整,因为过去的逻辑对它来讲太熟悉了,熟悉的都有感情了,割舍不下。过去的逻辑带来的成功,在企业骨子里刻得太深了。
 
所以,通常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不愿意更新,更愿意修修补补。但是这时候你不去刷新,你跟环境发生的摩擦,其实是无法解决的。很多时候你面临的是,竞争对手带来的新的变化,做的新的事情,你想去模仿根本来不及。人家的能力是系统的,你从表象上跟人不一样,所以企业不做系统性的更新,很难应对外部的变化。
 
我认为,企业至少应该从以下6个方面去反思自己的做法,来应对新的环境。换言之,企业需要做到6个更新。
 
更新一:从增长即经营到超越增长的追求。
 
中国企业过去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谈经营其实是谈增长。到现在,做年度经营计划预算的时候,还是习惯于做增长。所谓经营就是增长,没增长就是没经营。
 
过去若干年也是这么讲的,像我这样的顾问,到企业你不谈增长,人家就觉得你怎么那么脱离实际,所以增长即经营。这有没有道理?有道理。因为你在一个上升的产业里面,机会遍地的时候,当然要扩规模了。在这种背景下,所有企业的逻辑,都是按照增量的逻辑来进行的。每年做预算先找增量,围绕着增量配置资源,围绕增量去考核,围绕增量去分配。
 
现在遇到的难题是什么?增长受阻,你看不到显而易见的增长机会。
 
举个例子,我们在一些医疗企业里面去讨论问题的时候,发现这些医疗企业过去的增长方式就是模仿,看到西方有这些仪器,想办法去获得技术,自己去做出来,然后扩张。那时候国家因为从无到有,法规也管得不完善,所以模仿了很快就出来效果。但是现在发现,难了。第一,医疗企业做这样一个设备,从看到竞争对手有,到你在技术上准备完,然后你做出来样机,到市场上去做临床验证,再去注册,这个周期要4年。等你经过四五年,这个机会就没有了,或者竞争已经白热化了,所以在竞争当中你就变得内耗。
 
当你看不到显而易见的机会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你配置资源?我们在一些企业讨论的时候,建议把短期变量放掉,去看长期变量。比如,在医疗行业,你不能盯着竞争对手,你要去看未来影响医疗产业最大的变量是什么?老龄化带来的变量就很大了。前几天有位著名的港星,突然在家里去世了。因为得了慢性病,前一天晚上他已经发现了,跟朋友已经打电话说自己呼吸困难,在吸氧。他的朋友第二天10点去看望时,他已经离世了。
 
老龄化带来的状况是,这样的独居老人会特别多,老年人的疾病结构,需要的医疗资源的配置方式,跟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一个医疗企业,不是看现在的资源,而是去看未来5年之后,老龄化的状态影响了医疗资源的配置方式,思考怎么服务于老人,服务于独居老人。如果在这里面你确定了怎么做,采取了措施,如果你的假设是对的,你采用的措施,你建立起来能力,别人想跟随的时候,你已经跑远了。他需要花三四年时间来跟你,这个时间里你在继续往前跑。
 
我不是反对“增长即经营”,而是觉得,在增长即经营之上应该有增长之上的命题,我称之为“超越增长的追求”。我们围绕着对未来的假设,有一种长期的思考方式,终局的思考方式。这不仅仅是一种转换,还是一种升级。
 
更新二:从以竞争为基点,转向以顾客价值为基点。
 
 
在制定战略的时候有一个战略三角形。一个公司,要么你用客户可接受的成本,来满足客户的要求;客户的需求如果你做不出来,不能按照合理的价格提供他,你也成长不了。做战略,就是在顾客、竞争对手和我们自己之间做平衡,去竞争。
 
过去中国的大部分企业,战略的基点是以竞争为出发点的,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所以就有了与增长即经营的观点并列的观点,被中国企业当原理来对待的份额即战略。大家讨论的时候,先去抢我在这个行业里占多大份额,以此作为出发点。你做得好不好,先要比竞争对手搞得好,所以一定要抢份额。
 
在过去的上升的市场上,这个观点是对的。只要跑赢对手,未来一定是你的,最终一定有好的结局。
 
但问题是,这个市场总量不增长了,你跑赢竞争对手又有什么意义?大家都是留级生,打了半天,你还是会留级,难道你就是为了过过瘾,把离你近的人消灭掉?肯定不是这个道理。这个战略大家都有体会,公司定政策,定策略,定经营预算的时候,起点多数都是以打击竞争对手为起点。大部分的企业还是用竞争的思维来选择自己的认知逻辑。
 
打击竞争对手是存量思维。我们要真正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真正围绕着顾客价值去创建,把竞争对手当干扰变量。顾客价值是创新的起点,这才是增量思维。当宏观上你看不到机会的时候,企业家要把自己当变量,企业要把自己当经济的变量,企业才能做好。
 
以前的思考逻辑是宏观上有机会我们就开始干。现在的思考逻辑是我干好了,宏观就一定有增长。这个逻辑从哪里来?就是从客户价值上来,围绕着客户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企业的创新也是无穷无尽的,尤其在大技术的迭代期间,你的创新能力更强,要牢牢围绕着顾客价值去做,把竞争对手当干扰变量。
 
对此我有特别深的体会。去年我们跟华夏基石大师塾班的学员,十几个企业家交流的时候,宋劲松老师本来做了PPT,想给大家讲讲明年推什么项目,结果不好意思讲,因为咱们是要给人服务的,再去讲产品,总怕人说。这时候一个企业家出来讲,你们不要不好意思,因为我们总是要围绕着改善绩效做一些活动,只要你们推出的项目对我们是有价值的,我们反正是要买的。你告诉我是在帮我忙,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听完以后豁然开朗了,同时就意识到,人家企业需要的是我能做什么。企业里面有多少问题需要解决,你围绕这些问题,能够做出有效率的服务,能让企业低成本的把这些问题解决掉,回到这个出发点以后,市场立马就能打开,关键取决于自己。
 
在企业,当你看不到机会的时候,有可能是你的基点找错了,竞争对手没有做,所以你觉得没有机会。如果你转向客户价值,转向客户需要的时候,机会是无限的。
 
更新三:从分好钱到创造归属感。
 
与增长即经营、份额即战略同样被企业广泛传颂的,还有“分钱即管理”。很多企业都说,分好钱,管理就搞好了。甚至有著名企业家讲,钱分好了,管理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了,后来还有很多人将其改成90%就解决了。这话说得特别坚决,以至于很多时候企业和我们说,做管理其实就是做评价和分配。分钱这件事成就了很多人。
 
刚才所讲的丰臣秀吉的案例里,当机会充裕的时候,你能不能把作战欲望调动起来,是第一变量,那个时候注意力放在分钱上,是有道理的。现在,分钱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创造价值力不从心。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增长依赖型的企业,你再好的分钱方式,没有增长,没有来源,也没钱可分。当你的增长受阻的时候,在开疆辟土上受阻的时候,分钱逻辑就没有空间了。
 
我不反对分钱,只是说我们的管理应该在分好钱之上,有更丰富的事情要做。比分钱更丰富的是创造归属感,就是要让你的员工,你的管理人员去归属这个公司。人员不归属这个公司,企业是没有力量的。
 
我最近接触一家河北的企业——信誉楼,到现在为止,大概200亿的体量,是做超市零售的。过去若干年零售行业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他们仍然能活得很好,在疫情期间还能增长。它的管理也没那么好,比如供应链效率根本没法跟京东去比,但是它为什么经营面还会很好?他们有个重要的措施,就是采购的发起,是由门店上的营业班组来决定的。
 
我当时跟老板聊,你让这个班组决定采购,如果采购错了怎么办?你会扣奖金吗?你会扣他其他什么吗?
 
他说我不会扣,错了就错了,丝毫不影响他领奖金。员工拿的固定工资加奖金,奖金来自于公司的利润分红,公司没利润就不分红,公司有利润就分红,所以他平时没有绩效考核,这一个月你的业绩、卖货多少,都不影响你的收入。
 
我问他,为什么不去考核他们?
 
他说,没法考核,如果订单下错了,他把货买多了,我一考核他,他就要求导购人员把这个货卖出去,只要导购想卖,就会卖给他的客户不需要的东西。他说,这是影响我的经营基础的,我不能这么干。
 
我问,跟钱不挂钩的话,你用什么来约束这些人,让他能够对你的事承担责任?
 
他说,我们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对这个企业有归属感,我们的店大部分开在县城三四线市场,我们的用工结构组成其实原先在社会上流浪,收入也没那么高,他们需要有一个场所,能够实现终身价值,能够有归属感。虽然我给他们的压力降低了,但是如果他想在我的公司长期干下去,我的管理要求就是有效的。这些人愿意在我这长期干,我不考核他,但是每个周有经营分析,有数据,这个数据可以提醒他们,相比跟他同样的班组的经营情况,他的货采购多了。我以这种方式来唤起员工的责任感。
 
更新四:从追风口到重管理。
 
企业赚的钱里面,大概分三份。一份叫风口利润,来自你找对了机会,这个行业起风了,你即便做得很差,也能在里面赚钱。
 
第二份叫经营利润。所谓经营利润,就是你看到这个机会,你能够把最优质的渠道资源拿到手里,你比别人能更有效率的做销售,更有效率的做供应链,更有效率的做研发,你的经营能力强,你就能多赚钱。这些都是赚经营的钱。
 
第三份叫管理利润。所谓咱们的模式一样,瞄准的客户一样,我做的产品就是比你好,成本就是比你低,质量就是比你稳定。这是拼管理,获取的是管理利润。
 
过去若干年,中国企业赚的钱风口利润大于经营利润,经营利润大于管理利润。但是在内卷时代,越来越没有规模化机会的时候,你其实很难比别人更早看得到机会。所以需要拼管理利润。
 
这个思考其实来自于丰田。大家可以观察丰田的数据。这两天媒体都在热炒,中国汽车的出口已经世界第一了,但是你看看上半年有个数据,丰田这一家企业在2023上半个财年就赚了1000多亿的利润,相当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总和。这些利润从哪里来的?就是来自于管理。
 
所谓管理,选择市场比你精准,策略定位比你精准,运营比你精准,控制比你精准,这叫管理。我觉得向管理要利润是重点。我们的企业一定要从过去的一个误区里摆脱出来:一直说企业是经营不足,管理过度,其实说反了,大部分的企业是经营有余,管理不足。我们没办法把事情做好,看到了机会而不能做好。
 
更新五:从谈组织到建组织。
 
组织的实质是:超越个体(协作)、跨越时间(知识的传承)、跨越空间(复制),数字化为组织的建立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是谈组织最多的组织,比西方企业谈得多。但是怎么真正意义上把组织能力建起来,能够让你的组织更有力量?衡量组织能力的简单标准是什么?就是对个体的赋能能力强。我一个普通人,自己单干赚不了钱,加入你的组织,我能干更大的事。组织能力强,转化为一个结果就是人均产值高。每个人产值很高,就说明你的组织能力很强。
 
更新六:从模仿到基于价值的创造。
 
基于价值创造,就是我们一定要建立在对客户价值的创造上。所谓的以价值为中心去创造,以给客户创造价值为中心,去觉察和创造,而不是简单的从外部去复制。
 
过去,模仿是一种习惯。在各个领域的产品模仿、竞争模仿、研发模仿,都是在模仿。我不反对模仿,人类的进步多数来自模仿,小孩都会模仿,但是这种模仿造成很多局限。有一个常见的逻辑是,企业要干某件事,一开始先看外国企业怎么搞,后来看华为怎么搞,美的怎么搞,华为采用了什么组织结构,我就采用什么组织结构,这都是模仿。企业在各方面模仿过度了。我去很多企业,都看到他们的价值观:以奋斗者为本,以客户为中心,都以为到华为了,这难道是一个华为的子公司?这种模仿是生吞活剥的学习,模仿再多,也没有你自己想明白的东西有力量。
 
其实我们真正要分析自己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要怎么解决,然后再怎么去观察和思考,最后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最后,我想说,转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能比创新还难,我们必须对过去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进行反思,直到你发现,那些看似被视为信念的铁律,其实是不可靠的经验。我们必须从零思考,围绕着未来去思考。
 
企业就像一株植物,没办法讨论怎样逃离环境。你就是一棵树,要想活下去,只有对环境保持敏感,努力进化,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生长力。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祝各位新年快乐。
 
(文字整理/编辑张晓倩)
自媒体
备案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chnstone.com.cn
Copyright @chnston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