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3501208501(马老师),400-007-9000
取消
警惕国企改革的人才黑洞效应
发布时间:2021-01-18 13:46  文章来源:华夏基石   作者:陆学彬   点击:次

陆学彬 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首席人力资源专家

 

管理体制问题和管理能力问题杂糅起来,形成国有企业人才黑洞效应——组织中富余的人员无法用合理合法的方式释放出来,只是被强烈地吸附在组织的母体上,像黑洞吸收光线一般,无法逃离母体的依附。

 

宇宙中,当一些大质量的物体在发生坍塌后,形成致密的点,因为其质量非常大, 导致产生的引力也非常大,大到光线进去也无法逃出来,从而就形成了“黑洞”,而且, 那些不断被吞噬的物质与能量,反过来成为黑洞的一部分,使黑洞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在国企新一轮改革中,需要警惕人才黑洞效应:如果做不到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就和宇宙黑洞效应相似——不停地吸引人才,吞噬人才,但人才在其中又难以充分释放才华。

最近接到一家国有企业的邀请,给他们的人力资源经理做一次培训。一开始对方希望我从咨询顾问的角度,给人力资源经理们提供一些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不久后接到董事长的信息,说希望讲讲如何提高人力资源效能。临到课件快准备好的时候,又要求核心是讲如何降低人工成本。讲课内容需求的不断变化,体现出国企管理者们的焦躁:人才黑洞效应,表现出来的似乎是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能力不行;又感觉是效能发挥的机制有问题;犹豫再三,看着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和工资总额,人工成本控制似乎是关键。

经过上一轮国企改革瘦身后,国有企业在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上与市场水平看齐, 但由于缺乏竞争,其工作压力和任务却没有市场上同类企业要求严格。于是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国有企业在全面报酬中,其总体福利处于较高水平,这使得国有企业成为一个强大的磁场,不停地从外部劳动力市场吸引人才进去;各种社会关系也希望把自己的子女推进国有企业,从而形成了国企的“人才高地”。而国有企业本身的激励体制又反过来形成一种保护效应:干活的员工,舍不得他们离开;不干活的员工,因为各种关系, 又不敢让他们离开。

管理体制问题和管理能力问题杂糅起来,形成国有企业人才黑洞效应——组织中富余的人员无法用合理合法的方式释放出来,只是被强烈地吸附在组织的母体上,像黑洞吸收光线一般,无法逃离母体的依附。

新一轮国企改革怎样避免这种人才黑洞效应?最近接触到一个关于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创业的案例,更让人感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

这是一家国有上市公司,在对下属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时,其中一个产品线的销售团队不愿意被整合,也没法整合,可这个团队何去何从成为高层管理者烦心的事情——离职补偿多了,担心影响上班的员工;补偿少了,担心员工闹事情。

公司考虑再三,出台了一个支持内部创业的政策。让团队自己去找项目,奔着最热门的方向去找。一个多月后,团队汇报说找了个O2O 的项目。具体什么项目呢?团队看中大学的服装市场,决定购进一批缝纫机, 再建立一个上万个服装样式的图库,让学生根据图库的样式进行挑选,量身定制。图库在线上,这是online,线下就是到各高校附近去做门店,这是offline。团队很看好这个项目,公司投资委员会也准备投资,来咨询顾问的意见。

可是,这是O2O 的项目吗?把图库放在电脑里面,再加上小门店,如何让学生们知道这个业务并持续买单?与现在的校园服装厂商比较,竞争力具体在哪里?放弃了原来的企业端市场,进入陌生的个人市场,就会有很多陌生的问题需要去面对。

当我询问公司投资委员会为什么决定投资这个项目时,委员会认为团队有信心,希望让他们试一试。继续问:团队既然有如此强烈的创业意愿,为什么不能自己独立出来、自担风险呢?回答说,团队认为不能离开上市公司母体,离开了就创不成,因为没有资金支持,也没有很好的平台。

 
 
 
【以上资料均属节选、详文请阅览印刷制品】

 

自媒体
备案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chnstone.com.cn
Copyright @chnston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