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9000
取消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思想与著作 > 文章与观点 >
提高经营能力,从改善业务流程开始
发布时间:2022-07-13 15:02  文章来源:包子管理学堂   作者:包政   点击:次

作者 | 包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领衔专家,包子堂创始人

来源 | 包子管理学堂

 

01

如何改善业务流程?

改善业务流程是企业中永恒的命题,业务流程中到处都是浮财,随处可见,俯拾皆是。

第一是混乱——矛盾和冲突不断,缺少内在统一性。

第二是无序——缺少章法,没有节奏,缺乏规矩,不同步,不稳定,不均衡。

第三是浪费——跑冒滴漏,无事忙,窝工与拥塞,停工待料,言而不行,行而不果等等,不一而足。

常见的错误:

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经思考,随意抓取。结果按下葫芦浮起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能循序渐进,在业务体系上持续积累起能力、条件和力量,形成良性转换和良性循环。

二是无视现实障碍、困难与状态,盲目建立完备的体系,霸王硬上弓,用理想代替现实。结果变成两张皮,现实不能见利见效,劳命伤财,怨声载道。

最典型的就是导入ERP管理系统。美其名曰,导入系统解决方案。拉开架势,齐头并进,结果事情越扯越多,头绪越来越多。ERP的重头戏,变成了BPR,那就更麻烦了。企图在混乱、无序和浪费的状态中,直接生成出一个理想的业务流程,几乎没有胜算。

什么是BPR?就是业务流程再造。业务流程是造出来的吗?业务流程是一种能力,一种价值创造的能力,是培育出来的,是在长期的努力中演绎出来的。ERP只是一种套装软件,由此提出来的BPR,实质是“后置BPR”,完全是为了ERP上线,无异于削足适履。

当年,丰田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花了很大的功夫改进工序,小有成就,非常得意,向顶头上司丰田英二汇报,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丰田英二认为,要关注系统的成效,要以终为始,围绕着最终产出的成果,分层次地去提高系统的能力,逐层次地去收获产出的成果。

古人云,大处着眼、易处入手、循序渐进、渐入佳境。企业的主体是价值创造的业务流程,需要依靠战略的引导,围绕着年度战略任务展开,并在业务展开中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02

企业内在的统一性

德鲁克说过,企业在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心,只做一件事情。换一个角度说,企业是一个整体,千头万绪,必须九九归一,做成一件事情,统一战略引导下的价值流程或业务流程,谋求一个整体的最终经济成果。

归不到这条战略及其业务主线上的事情,落实不到最终经济成果上的事情,都可以视同为多余与浪费。这就是目标管理的真谛。反过来说,业务流程的运营必须统一于战略,以及由此确定的高绩效的总体指标。

在世俗的语言中,人们习惯把总体指标说成是总体目标,或者把总体目标理解为总体指标。在这里,我们有必要规范一下概念。目标是一种状态,刻画这种状态的是指标。比如,我们每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是健康,粗浅地刻画这种健康状态的指标是,体温、脉搏和血压。通常我们还会赋予各个指标以数值,以描述健康与否的程度。比如,体温37度,脉搏80次/分,血压80~120mmHg等等。

当一个企业弄清楚了今后要达到的战略状态,大体能估算出对应的销售收入,但不能把多少个亿的销售收入及其增长速率当作目标,而要时刻关注战略推进的状态,以及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这是管理正道,否则就是以包代管,以业绩指标代替管理。

经营计划环节的重点,就是把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化为年度的战略任务,依靠战略任务去统一企业的业务活动,去统一业务流程或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以及派生出来的各项支持性的活动。

要确保企业没有多余的动作,把各种资源、力量、关系及其行为,都能指向企业的战略、价值创造过程与最终的经济绩效。使企业的每一项活动,不仅现实见利见效,而且具有未来的战略意义。

战略任务与日常经营业务活动,必须成为同一件事情。日常业务活动必须承载战略意图,统一于战略任务。企业的战略意图也必须通过日常经营活动,一步一步地加以实现。

在企业的经营计划环节,必须充分审视企业的业务流程及价值创造的能力,弄清楚机会/威胁,优势/劣势(SWOT),审时度势,选定年度战略任务,并确定年度总体绩效指标。

对大部分企业来讲,业务流程或价值创造过程包含三个领域或业务板块,即供产销。改善的着眼点,首先是三个领域在协同上的衔接,其次是三个领域在能力上的匹配。

03

业务流程各环节的协同

关于业务流程各环节的协同与衔接问题,通常是供产销三个业务板块的责任边界不清晰、价值排序不明确引起的。

首先,需要明确供产销之间的价值排序。早在上世纪50年代,神谷正太郎就为丰田公司确立了跨部门协同的价值排序准则,也就是市场第一、销售第二、生产第三。

所谓价值排序就是,市场决定销售,销售决定生产,由此推论,生产决定供应。当然,最终是消费者或顾客说了算。

然后,需要明确供应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责任边界,就是品质、成本、交货期。具体来说,就是按照争夺市场的要求,在品质、成本和交货期上保证供应。

供产销同在一条内部价值创造的链条上,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与成果,这就是协同起来争夺市场,提高销售收入和利润。尤其要关注,向质量要成本,向质量要效率。

如果供应和生产两个业务板块,不是独立的子公司,那么就应该以成本中心定位。如果供应和生产两个业务板块,既没有品种的决定权,也没有价格的决定权,那么就不应该对利润承担责任。

作为成本中心的供应和生产,只能在质量、成本和交货期上承担责任,只能在内部约定的成本(即采购成本与生产成本)价格水平上,承担质量、成本、交货期的责任。同时,免除原材料价格上的市场风险。

这样就能迫使两个业务板块,按照“下道工序就是顾客”的原则,依靠有效的管理和技术的进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控制成本,提高供应能力或生产能力。在这方面,鼎泰丰的经验值得借鉴。

鼎泰丰是一家传统的餐饮连锁集团,旗下近百家分店。2013年,台湾地区,不包括海外86家分店,卖出了2800万个小笼包,生意非常红火。

人们喜欢鼎泰丰的原因是,品质一致,好吃好看,没有推销噱头与奇思妙想。下的都是管理上的笨功夫,依靠经验化的制作标准,与严格的执行与控制,保证品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比如,魔鬼小笼包有着严格的制作标准:18个褶儿、重21克。自动蒸包机,4分30秒。外带少蒸30秒。出笼前几秒钟,拿起蒸笼,迅速盖上,把蒸汽锁在蒸笼里。上桌后打开盖子,蒸汽窜出,才有好的视觉效果,等等。

鼎泰丰的小笼包,从原料到成品,都要测量,重量相差不超过0.2克。另外,每道菜上桌之前,都有人测量温度。比如,元盅鸡汤和酸辣汤是85℃,不会烫口。肉粽是90℃,确保肉块熟透。

鼎泰丰没有KPI,只关注顾客满意度。顾客的所有投诉,都会在第二天晨会上讨论。与会者包括老板杨纪华,还有全体店长与采购主管,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各分店必须当天执行。

鼎泰丰为了保证品质、控制成本与提高效率,不遗余力,穷尽方法,在人机料法上,推行标准化。比如,花大钱买入“自动煮面机”,以防煮太烂或不熟。

鼎泰丰会把工作分得很细,细到不能再分解为止,让员工专注于单调的工作,做好做对做到位。所谓熟能生巧,保质保量。

鼎泰丰相信,任何工作都有极致的境界,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激励员工持续改进,领略职业上的高深境界。

深化分工一体化的关系体系,不只是技术/经济层面上的事情,还包括社会/心理层面上的事情。这一点,鼎泰丰做得很好,集中体现在工资和奖金上。据说,店长级以上的资深员工,有的分到20个月年终奖金。普通员工的月薪,也是同行中最高的。

国内餐饮同行,通常按营业额的“123”控制各店的成本开支,店租10%,工资20%,食材30%。而鼎泰丰的工资达48%,再加上管理费用与食材,毛利所剩无几。对此,老板杨纪华自我安慰说,“还好国外的进账可以补回来一点”。

也许正是这个原因,鼎泰丰实现了社会/心理层面上的一体化,赢得了员工对企业共同体的认同和忠诚,形成了鼎泰丰独特的核心竞争能力,规避了员工拉大旗、自立门户的风险。用杨纪华的话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是一种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还要顺应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依靠技术进步,以机器代替人力,努力提升业务流程在创造价值上的能力。

日本企业在管理上的基本方针,就是“省人化”与“持续改善”,努力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哪怕一个时期,在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过程中,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也在所不惜,非常坚决。

不遵循“省人化”原则,最终会中断或阻塞工业化进程,从工业1.0或2.0,倒退为一家手工业工场,一家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即便当下挣钱,未来也不会有出路。

04

深中集:在业务流程的薄弱环节发力

在企业的业务流程上,各环节的能力往往是不匹配的,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生产规模扩大,事情更是这样。单个企业很难胜出,必须依托产业价值链。有人说,现如今竞争格局已经改变,不再是一个企业和另外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一条产业价值链与另外一条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就供产销而言,企业业务流程的薄弱环节往往在两头。一头是销售能力,需要花大力气,去培育对渠道和终端门店的管理能力,或需求链乃至消费链的管理能力。(有关需求链的管理,参阅包政著《营销的本质》)

另一头是供应能力,或供应链管理能力。这需要在明确年度战略任务的基础上,组建战略任务小组,配置资源和权力,加以培育。就像深中集那样,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花大力气,去解决钢材与木板的供应难题,确保业绩的提升和战略的出路。

深中集公司于1982年投产,从1996年起,集装箱的产销量保持世界第一,国际市场的份额超过50%。截止到2005年,总资产171亿元,净资产94亿元,分子公司40余家,员工34000多人。

对深中集来讲,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稳定钢材和木板供应,是至关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以及销售价格的稳定;直接影响到业务流程的效率,或价值创造能力的发挥,最终表现为经济成果和收入来源或绩效指标的完成。

钢材和木材供应,就是深中集的战略,也是业务流程的战略任务。业务流程如果不把钢材和木材的供应,当作一项战略任务落实下去,那么整条业务流程,很难持续提高当期绩效,也很难走出未来的战略大模样。

过去,深中集一直坚持主业,对产业价值链的纵向延伸,延伸到钢材和木板领域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处于同一风险周期内的纵向整合,往往会放大风险。

而对不同风险周期的相关多元化,比如半挂车和登机桥,以及横向跨行业合作,比如与GE公司的合作,他们更感兴趣。

毫无疑问,这只是一种选择。正确与否,最终还是由实践说了算。作为一种财务选择,也许是对的,作为一种战略选择就不一定了。

木板占集装箱成本的15%,每年需要50万~60万立方米。面对这种海量需求,全世界的森林资源能不能保证长期稳定供应?实际上是一个大问题,是战略上的大问题,一定要当作战略任务来解决。

果然,很快他们就遇到麻烦了。原有热带雨林的“克隆木”资源趋于枯竭,加上木材产地政局不稳,世界环保组织的弹压,以及商业投机等等,木板供应很不稳定。随着集装箱业务旺季淡季的转换,价格跟着暴涨暴跌,威胁到了集装箱主业的安全。

这就迫使深中集转变观念,把介入木业作为一项“保主业”的战略任务。开始只是在购买森林、就地加工而已。后因屡屡受挫,主要是开采权没有保障,损失惨重,只能放弃,转而下决心创建木板事业。

1999年,深中集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基地,也就是新会木板厂,将单板加工为成品。产业价值链的延伸还是不到位,2000~2001年,成品木板的价格从最高750美元/立方米跌到370美元/立方米,原料与成品价格倒挂,导致巨额亏损。即便如此,相比深中集主业效益,还是微不足道的。

2002年,深中集下决心,彻底解决这个困扰已久的战略问题。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从替代树种中搞出替代品。在研究的最后阶段,目标锁定在澳洲桉树身上。

澳洲桉树是全球三大人工林之一,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国内也有大量种植。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深中集经过反复调试,硬是把合格的桉木板生产了出来。

之后,深中集又花大力气,解决钢材的供应能力问题。2003年,钢材价格大幅度上涨,深中集着手解决钢材供应问题,采用的是供应链管理的方式,比较顺利,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2005年,宝钢的出厂价涨了400元/吨,而钢材占集装箱成本65%,年用量在250万吨,严重威胁到深中集的盈利能力。钢材与木材不同,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解决问题,保障供应。

深中集采取的战略举措是本地化供应,与宝钢、武钢、鞍钢联手,形成一体化的关系,围绕着集装箱用钢,展开长期合作,尤其是共同研究与开发,保证持续稳定的供应。

借用深中集人的话来说,在钢材供应紧张的时候,他们支持我们。当钢材市场萧条的时候,我们支持他们,这就是战略合作的真谛。

曾经一度钢材极为紧缺,深中集没有因此停产一天,也没有花高价去买钢材。

深中集与供应商的战略一体化关系不限于此。2003年,深中集预计集装箱走旺,预付5000万定金,不仅支持了供应商,而且平抑了钢材市场的价格。

果不其然,2004年,集装箱市场走俏,平均价格上升40%以上,深中集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250%,利润增幅更大,抓住了20年不遇的机遇。

05

深中集:职能结构如何支撑战略落地?

自泰勒之后,全世界都放弃了“职能制结构”,而统一于“直线职能制结构”。为什么?按照法约尔的原则就是,防止多头领导,确保统一指挥,包括自上而下的统一指挥/命令,自下而上的统一请示/报告。

为什么要统一指挥?为什么管理当局需要统一,需要一竿子插到底?就是为了确保战略任务落地、落实在业务流程的价值创造过程之中,并带来绩效的最大化。管理当局必须紧扣业务系统及其运行,上下管到底,左右管到边。否则就会扯皮、推诿与懈怠,就会混乱、无序和浪费。

企业必须首先考虑直线职能制结构,统一指挥系统,确保业务流程畅通,确保绩效最大化。首先要学会的是,从系统上谋求整体效率最大化,所谓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1979年,深圳市招商局与宝隆洋行合资,成立深中集。1982年,深中集开始生产干货集装箱。1987年,中远参股,成为三家合资企业,麦伯良代总经理。1994年,深中集在深交所上市。1995年,以集团架构运作。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整合为一家统一的大公司,打通并强化价值创造的业务流程。

深中集原来只是招商局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变成三家合资公司以后,成为一家独立公司,成为产业社会中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从此可以放开手脚,按照市场主体的自由意志,确立企业的性质、宗旨、使命、愿景和战略。1995年,深中集的使命与战略是,为现代化交通运输提供装备和服务。

最重要的是,中远集团成为深中集的大股东之后,带来很多方面的好处。一是给深中集注入了资金,为日后成为上市公司奠定了基础。二是稳定了深中集的一端,即市场与销售,使其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另一端的问题,即木板、钢材和油漆的供应。三是明确了深中集的战略,使其集中力量在主业上发力,迎合了集装箱产地向中国转移的国际大趋势。

1995年,深中集以集团方式运作,把三大原料的采购,即木板、钢材和油漆集中在集团。同时,把集装箱的订单处理和分配中心设置在集团。旗下各生产业务单元或生产基地,如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罐式集装箱,以及特种集装箱,全部变成成本中心,对品质、成本、交货期负责,最大限度地谋取绩效最大化,谋取大规模“速度经济”的效益。

可以说,直线职能制结构,特别适合规模化量产量销的企业。即依靠集中配置资源,统一经营和管理,在保证原辅料供应的情况下,使货物快速通过生产加工过程,有效实现规模化的生产与销售。

生产加工过程效率的提高,主要围绕着品质下功夫,提高工艺装备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劳动者的操作能力与水平。通过管理的标准化手段,不断提高各工序一次通过的能力。对工序操作者来说,就是一次做对,次次做对。

依靠直线职能制结构,依靠统一指挥与协同的能力,做大业务流程整体绩效,是第一位的。然后才能考虑进一步激励和约束各个生产单元、工段与工序,以及团队与个人。

激励和约束的指标,就是品质、成本与交货期。迫使每一个生产业务单元成为经营者,成为品质、成本与交货期的经营者,不断使保本点的产量向左移动,不断扩大生产业务单元的盈利空间,为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谋取绩效最大化作贡献,以此来获取每一个生产业务单元、团队和个人的工资、奖金和红利,以及晋升的资格。

想要实现保本点的产量“左移”,出厂价一定的情况下,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各工序的通过速度,提高品质的一次通过率,一次做对,次次做对,向管理要效率。

在实践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能像深中集那样,谋取战略制胜的出路,谋取战略上的盈利能力,提高业务流程(供产销)整体协同上的价值创造能力。

而是人为地把业务流程割裂开来,变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并把利润指标分配给这些单位。业务流程的管理过程,变成了各个经营单位之间的交易过程,导致业务流程及其价值创造过程出现矛盾、冲突和失效。还美其名曰,“阿米巴”。殊不知,稻盛和夫的阿米巴,本质是管理,是基于时间价值的管理,而不是交易。

丧失了整条价值链条能力的提升与战略的延伸,无法从产品经营转向企业经营与产业经营,企业最终有可能丧失前途与未来。

06

职能结构演变的内在逻辑

直线职能制是外在的结构形态,支撑着内在的战略以及业务流程发展。随着战略及业务流程的发展,尤其是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外在的结构形态也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随着外部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供求关系逆转,企业内部价值创造的过程,或业务流程会自然向两头延伸,一头向商务活动领域延伸,另一头向研发活动领域延伸。生产活动领域不再是竞争的强有力武器,按照德鲁克的说法,生产只是成本,营销和创新才是创造价值的业务。

直线职能制的结构就会发生一些演变,原来是供产销三个业务模块,后来就变成了研产销,形成三个中心: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

供应或采购部分归入到生产中心,销售中心或营销中心沿着销售通路,设立区域销售分公司,形成分销网络的管理平台,把大大小小的经销商乃至门店组织起来,形成一体化运营的分销网络体系,所谓深度分销、厂商联销体或厂商策略联盟体等。

研产销不在一条价值链上,不在同一条业务的流程上。生产与销售是连着的,生产出来之后就是销售。而研发与生产是不直接相连的,研发出来的产品,必须经过试制与试销,才能正式进入生产与销售。

新产品的推出、上市或销售必须是有节奏的,是有策略引导的。当老产品旺销的时候,新产品就必须适时进入推广阶段。老产品的销售开始乏力、走下坡路的时候,新产品就必须作为拳头产品冲击市场,进一步推高销售收入。同时,掩护老产品安全撤退或下市。

新产品和老产品的销售,一进一退,两者必须协调起来。否则,自相残杀,会导致产品滞销,堵塞流通渠道和终端门店,抵消市场的冲击力。2003年,中国的手机品牌企业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每年企业在新产品(新业务)与新市场(新客户)上的销售收入占比是有限的。这涉及到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在新产品或新市场上,投入大,产出小。企业通常都会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每年增加一些新产品或新市场。

07

三条内部价值链及其接口

在现实竞争条件下,企业内部应该有三条价值链或业务流程。迄今为止,很多企业只有供产销一条价值链,很难持续走向未来。单条腿没法蹦得久、蹦得远,迫切需要增加另外两条价值链,建立产品的研发活动领域,并与市场需求建立联系。

过去企业内部都是专业化的部门结构,没有经过价值流程梳理,无法实现价值流程之间的衔接,往往会出现流程之间的断点。流程断点导致的失效,往往是企业最大的失效、无序与浪费所在,而且是眼睛看不见的。

由于专业化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好,往往会出现衔接上的断口。各个部门很容易自我循环、制造工作,形成一个职能王国。如同高楼大厦,上下有楼板隔开,左右有墙壁隔开。公司规模越大,“部门墙”就越厚,业务流程就越难打通。

面向未来,企业内部应该采用流程化的部门结构,全面覆盖三条业务流程或价值链。

现在市场竞争已经全方位展开了,企业必须强化营销职能的器官,深化“企业—顾客”的关系;强化生产职能与销售职能的器官,不断提高响应市场的速度,促进“商品—货币”的转换;强化研发职能的器官,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三个职能器官主导下的三个业务流程或价值链,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不是单独运行的,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接口,依靠接口,形成相互强化的关系。

在宝洁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结构下,一条价值链专注于采购、加工、开发、物流和销售。这里的“开发”主要是产品配方的调试,在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的活动领域(R&D:ResearchAndDevelopment)中属于“D”的部分。另一条价值链,专注于市场需求的调研、策划,产品概念的开发与市场开发等等。两条价值链之间的接口就是“市场—销售”的职能,负责协调市场与销售的关系。由此形成宝洁的部门结构。

应该指出,宝洁的销售部门是一个执行部门,执行市场部门、策划部门和各品类经理制定的营销方案。市场营销的实施方案,是由品类经理制定的。品类经理依靠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市场营销方案能够被销售系统所执行。遇到问题由“市场销售部门”做协调。

这种一体化的部门结构是独特的,宝洁把它称之为“品类经理制”,是直线职能制的一种变形。这种结构曾经被引入乐百氏,但没有成功。根本原因是,资源配置的权力与利润的责任,没有落实到品类经理身上。如果最终的权利和责任转移到了品类经理身上,那么他就是事业部经理,品类经理制也就变成了事业部制。

另外,各产品事业部门也是一个执行部门,执行产品发展部门的方案。

随着顾客市场地位的提高,企业商务活动领域及其营销职能的发展,自然会演绎出来一条新的价值链,这就是顾客关系管理价值链。

在ToB的情况下,企业就会依靠这条价值链,走进顾客的需求链。如IBM公司向顾客提供咨询服务、技术合作和系统解决方案。

在ToC的情况下,企业就有机会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走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最终的消费者建立直接的联系,组建数字化生存的消费者社区。如小米公司,把上亿米粉组织起来,形成小米共同体。(参阅包政著《营销的本质》中有关“社区商务方式”的内容)

自媒体
备案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chnstone.com.cn
Copyright @chnston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