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9000
取消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思想与著作 > 文章与观点 >
最大的问题是“僵尸式思维”
发布时间:2022-07-15 14:46  文章来源: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作者:夏惊鸣   点击:次

作者 | 夏惊鸣,华夏基石首席战略与组织专家,华夏基石双子星训战咨询公司联席创始人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guanlizhisheng2015)

 

编者按:

2022年5月底,《华夏基石管理评论》组织内部专家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危机之下,企业如何生存——时局与对策”的线上研讨。在会上,专家普遍认为,当前企业界的确比较焦虑、迷茫,感到很艰难。怎么看这些焦虑,为什么而焦虑,焦虑的浅层、深层原因是什么?把焦虑情绪看清楚了,把问题找对了,可能大家就知道如何应对了。查找问题、问题导向是咨询师的思考模式与方法。夏惊鸣老师从产业经济现状与企业经营环境两大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需要警惕疫情中出现的一种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对本已困难的企业经营造成雪上加霜的影响,供企业界读者参考。

判断经济形势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但复杂事情,如果抓住其中的简单逻辑,往往更容易看清楚。

我理解产业经济形势的简单逻辑就是用加减法——把过去的经济总量看成是一个池子,然后再看哪些产业会增长(有水流进池子),哪些产业在衰退(有水流出池子)。只要把增长的地方和衰退的地方找出来,分别看看是什么情况,那么经济走势会怎么样,基本上能判断出个八九不离十。

当然,这种方法不可能看清所有的增长或衰退,关键要看引擎型增长或衰退,所谓增长引擎——对产业链上下游具有巨大带动性效应的产业(产业引擎);或者是由于重大政策或社会改革,使得一个时代具有普遍增长的特性,是“面广量大”的经济增长(社会引擎)。如中国改革开放或进入WTO后的产业链转移或进入城镇化阶段等等。

所谓引擎型增长要么跟重要科技创新有关,要么跟重大社会转型有关。我在2022年年初的一篇预判未来经济形势的文章,就是按照这个逻辑来分析的(华夏基石管理评论微信公众号,2022年1月4日,《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折腾》——编者注),目前来看,还是较为正确的。因此我就沿着这个逻辑来看看增长引擎的情况。

01

新引擎型增长处于难产时刻

一方面,新增长引擎型产业,如新能源汽车、5G等技术还没有真正的突破;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带动性还不够。

比如说汽车产业全球大约20多万亿美元,新能源汽车技术真正突破的话,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增长,但现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技术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大突破。所以虽然它具有引擎式增长的能量,但目前总量还不够(根据经济学家任泽平的说法,新能源车2021年销售352万辆,估计6000亿元-7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另外,汽车是一个复杂系统,但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要简单得多,再加上数字化,新能源汽车会有一个大增量机会。总之,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巨大的增长引擎,但眼前还有待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所以距离产业大增长期还需要一些时间。

5G本来是另一个巨大的增长机会,并不是说5G这个行业本身的规模,而是说5G普及之后(或6G的更快到来)会带来其他产业发展革命和社会革命,还会带来巨量的业务创新机会,但众所周知,由于美国的打压,5G的发展速度延缓了。

光伏的技术已经真正突破了,确确实实实现了平价上网,而且比煤电还要便宜。但是,“发电企业”的带动性和“电”的带动性是两码事,发电企业的带动效应有,但不是那么大,核心是产业替代的机会,如新建光伏电站,风电、潮汐能,以及储能、微电站等等,这会是一个增长。

高铁作为新增长引擎快要进入中后期了,国家现在有投资进来,所以还会有些增长。

其他的增长点:比如数字化的进一步深化;医药创新新材料、各类新产品包括芯片等等;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升级和对国际品牌的替代;以及农业农村改造升级等等。这些是天女散花式的,并不是引擎型产业,就某一个产业来说,对经济带动力还不够。

但尽管不是产业引擎,却是全面开花,总量也不会少。如果深化改革,形成强大的吸引人才和激活人才的体制和机制,有可能成为像进入WTO或城镇化发展阶段一样,是一个社会引擎(见前文我对“增长引擎”的定义包括“产业引擎”和“社会引擎”),尽管不是明确的某个产业为增长引擎,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可以激活全面创新,有可能就像改革开放或进入WTO一样,形成增长的社会引擎,促进面广量大的全面增长。

通过这种梳理,我们会发现新增长引擎的现状——产业引擎有的是含苞待放,有的被阻缓,有的带动力不够,有的是强弩之末;社会引擎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到来,相反,各种不利激发企业家精神、吸引人才、激活人才和全面创新创造的各种言论时不时的出现。

总的来说,增长引擎处于一个纠结期、尴尬期,黎明前的黑暗期。

02

四大因素影响传统增长引擎

原有的增长引擎受四大因素的影响,基本上处于“减法”通道。

第一个因素就是房地产业的衰退。2021年房地产占GDP6.8%,建筑业7%,加上上下游产业链的带动性,估计占到GDP20%左右。但2022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比,房地产销售额下滑了22.7%,这是第一个大减法。房地产业的这一轮衰退和2008年的衰退,性质完全不同,那时还是城镇化建设的上升期,是行业大发展的调整,而现在房地产行业处于一个紧绷状态、畸形状态,极度纠结,如果货币再往房地产涌的话,风险会越来越大,这是一个常识。所以,行业普遍在做减法。与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水泥建材等相关行业,也处于增长疲软期。

第二个因素是中美竞争,这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因素。中美角力始终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

第三个因素是投资泡沫。前面几年,准确地说,是从2008年到现在,大家一边在讲危机,一边在高歌猛进的投资,这十几年来基本都是投资的高热期。投资的成功率本来都很低,再加上各种新概念满天飞,干扰投资走向。比如一说芯片缺,大家都去投芯片,这不为错,只有资本进来,芯片产业才能做起来。但是如此一来,也会经历投资过热、泡沫破灭、产业重构、创新重生的过程。包括对互联网行业、特色小镇、养老地产、大健康等行业的投资热潮,都会出现这个过程,我个人预计这一两年内,其中的泡沫就要开始破灭了。包括现在出现企业优化、减员现象,其中也有这个投资热潮的因素——只要某个商业模式显露出前景,就有一堆投资人涌上去,然后这个企业人开始大量招人,用资本的钱发工资,当资本收缩时,发不出工资来,自然就要优化、减员。

第四个因素就是疫情及疫情管控。我认为,目前的疫情及疫情管控举措对存量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减法”影响。

首先,相关行业的就业人口受到疫情管控的直接冲击。据2018年的数据,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建筑业就业人口约两亿人,在疫情的情况下,这些就业人口都是受影响的范围,这还没有计算同样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航空运输业、交通旅游业等行业的就业人口。

其次,物流链和供应链的停顿和断裂。疫情和疫情管理带来了全面的产业影响,整个物流链和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协同系统,只要有一个断点,就会带来一个链条各个环节的断裂,断裂容易,修复起来就要困难的多。一个原因是需要大量需求对供应链的重新启动;另一个是因为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供应周期,信息不对称,断裂可以在一瞬间,就想断掉电路一样,修复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就像修复公路一样。

疫情过度管控带来全面产业影响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削弱了我国的供应链优势和大市场的优势。

在3月份的上海疫情之前,我的判断是短期最大的风险是房地产业,长期风险是中美竞争,现在要变为短期最大的风险是疫情及疫情管控,长期是中美竞争,而且疫情管控会对中美竞争局势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疫情管控是目前短期的一个核心问题。

03

焦虑的是僵尸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

对于疫情管控,目前采取什么模式、办法是正确的,这是一个专业和深入实践,不断试错才能得到回答。我不是专业人士,也不在实践当中,同时也不掌握信息,是无法去判断的。

但这次疫情带来的焦虑,我认为,本质上不是疫情管控模式的对错,而是在疫情管控过程中现露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更让人担忧。    

尽管上海疫情和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但只要疫情还在,这种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还延续,就会产生巨大的伤害!

是什么样的行为模式或思维模式让企业界人士感到担忧?

——僵尸式行为模式/思维模式!

比如说一辆装了满车货物的车从高速路口下来,高速路口把你拦住了,说不行,必须要让收货方派一个司机来接你,而收货方是在一百公里、几十公里之外的县城。人家要找司机、找车,再开一百公里或几十公里到高速路口来接,这是什么效率?

再比如,即便司机持有24小时或48小时的核酸报告,下高速路口必须再做一次!有的甚至把货车司机驾驶室用封条封起来。这是什么道理?

……

这种情况像不像僵尸一样?所以,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僵尸式思维或者僵尸式行为模式——就像没有灵魂,没有判断力,只有刻板、冷漠、一刀切的服从命令或者临时性条规。

为什么这种僵尸式思维或行为模式让人焦虑甚至恐惧呢?

僵尸式行为是没有担当的。之所以采取僵尸式做法,是为了逃避责任,甚至只是为了逃避责任。

僵尸式行为是没有创造力的。没有灵魂,没有良知判断力,甚至是理性判断,只有刻板和冷漠,在应对复杂、动态、瞬息万变的情况时,如何发挥创造力?

僵尸式行为不可能群策群力的。而是画地为牢、以邻为壑,扫尽门前雪,哪怕飘他家。怎么可能有群策群力呢?!在现在产业社会已形成一个高度协同的系统时,这种断裂的伤害已经显而易见。

僵尸式行为只唯上,不唯实。

不从实际出发,没有担当,不能激发创造力和群策群力,这是一种失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怎不让人担忧呢?尽管通过行政手段,可以调整具体事件处理的方式,但这种思维模式的土壤不处理,未来还会在另外的事件中出现。暂且先别说激发创新创造的问题,哪怕是为了安全,反而会更不安全。如此一来,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过程中,一定会增加许多坑坑洼洼,甚至有冷不丁的深渊般大坑。

04

僵尸式思维模式的底因

要改善这种僵尸式思维模式,我想以下两个问题要坚决防范与规避:

第一,扩大化上纲上线。讲政治是对的,但扩大化的上纲上线,就会导致人人谨小慎微,害怕犯错,只唯上,不唯实,不敢越雷池一步,就会导致僵尸式思维/行为模式。更有甚者会激发人性恶的一面,内部倾轧。

比如把抗疫模式与体制竞争挂起来,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假设情势变了,发扬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优良传统,进行抗疫模式调整了,这又怎么讲?

第二,刻板化的考核问责。考核问责是一个指挥棒。现在马上能够变的就是这一点。奥密克戎的特点具有隐匿性、高传播性,防不胜防,但如果过度防御,不仅伤害生活性服务业,而是影响全面的产业,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损失问题,极有可能是大大削弱我们的发展力,或国际竞争的能力。

那么,这就需要接近“战场”的快速、灵动处理。

哪个地方出了疫情就把某个官员的帽子撸掉的这种问责考核模式,在目前这种状态下,需要针对新情况进行调整:比如隐瞒疫情撸掉帽子;发现疫情,玩忽职守,不迅速按照接触点进行追溯管控撸掉帽子;阻断物流就要撸掉帽子等等。

刻板化的考核问责制不改变,僵尸式思维与行为模式就难以改变。

中美竞争、房地产风险、投资泡沫这些已经形成了客观事实,我们短时间内扭转不了,但疫情如何管控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这是一个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唯一的大变量。

如果由于疫情过度管控导致各类生活性服务业大面积、长时间停摆或衰退,导致全面的产业受影响,从而促使供应链更快地转移,又进一步导致中国大市场的购买力大大下降,中国供应链优势更快速地削弱,那就是在自毁长城!因此,需要我们的专业人员、官员们一定要研究如何更好进行疫情管控,而且是有时间窗口的。

至于企业在这个时刻应该怎么办,已不是重要因素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唯独我要强调一点的是,还是要强化全球化发展的意识、能力和布局。

自媒体
备案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chnstone.com.cn
Copyright @chnston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